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

[公告] 電子音樂基本概說

[公告] 電子音樂基本概說

電 子 音 樂 概 說 

剛入門的朋友可以先做可參考喔!!


何謂電子音樂?隨著時代的演進,音樂家有了更多製作音樂的方法。所謂電子音樂就是以電子合成器,音樂軟體,電腦等所產生的電子聲響來製作音樂.電子音樂範圍廣泛,生活周遭常常能聽到,在電影配樂、廣告配樂,甚至某些國語流行歌中都有用到。很多人認為電子樂是一種冷冰冰,沒有感情的音樂。其實電子樂也可融入Rock,Jazz甚至Blues和古典樂等多種元素而充滿情感的。在這向大家介紹一些主要的電子音樂類別。若你是第一次來訪且對電子樂不熟悉,建議你從〝House〞類先看起。


舞曲類:/4拍:一小節四拍,一拍一個鼓點。4/4拍的節奏是舞曲中極佳的選擇,快速且連續的4/4拍為相當多舞客所喜愛。電子舞4/4拍的曲約有:House、Techno、Trance


碎拍(Breakbeat)
相較於4/4拍的規律性,碎拍的曲子常有著切分拍,拍子之間也常帶著小碎鼓,跳動的節拍有時比4/4拍的曲子更帶有韻律感。這也就是為什麼街舞的音樂是跳動的Hip-Hop節拍而非固定的4/4拍。Breakbeat至少融合了Hip-Hop和Funk等節奏性很強的音樂。碎拍類約有:Big Beat、Jungle/Drum'n'Bass、Electro


非舞曲類
除了拿來跳舞,電子樂也有適合聆聽欣賞的,包括了:Trip-Hop、Ambient/Chill Out、Minimalmism、其他實驗樂想做更進一步的認識?自行買唱片聽聽吧,這是最快的方法。


舞曲:4/4拍:House
House是80年代中期由美國芝加哥的DJ所玩出來的東西。DJ放曲子時最少都會使用兩個唱盤,除了在銜接歌曲時相當方便外,當一個唱盤在放歌時,另一個唱盤可不會閒著。有時DJ會在另一個唱盤上同時放其他曲子,將兩個唱盤的音樂重疊(也 可說Mix)在一起,嘗試做出不同的效果。
後來這些DJ們試著將一些黑人靈魂樂,和德國電子樂團體Keaftwerk的音樂,及用電子鼓編出的4/4 mix在一起,而這樣的音樂很受舞客歡迎。八○年代正是Disco舞曲風行的時候,雖然Disco也會使用電子合成的元素,但Disco畢竟是以"歌曲"取向,反倒沒有這些DJ玩的玩意新鮮。電子取向的Kraftwerk音樂,黑人靈魂歌聲和穩定的4/4拍節奏,就成了House曲風的基本原型。而House也成為電子舞曲史組,也漸漸由舞廳出現在商業市場上。現在相當多的流行歌曲常被重新混音成House版本,有些反而比原曲更受歡迎,當然有更多是濫竽充數。
在現在的標準House曲風中,你可以聽到高亢或著渾厚的女聲歌唱,簡單而快速的旋律,即充滿律動感的4/4節拍。由於它的曲式簡單,編曲上不複雜,它也是流行樂舞曲中最常被使用的音樂元素。韓國的酷龍(Clon)就是個好例子。還是不懂?請多注意國內的新X子唱片公司發行的唱片。
至於它為什麼會被稱作House呢?一個意義是,它最早是在舞廳,在室內播放的。二來只要你自己有簡單的錄音設備,你甚至可以自己創作這種曲子。
House現今已有龐大的發展體系,它最少發展出了下列分支:
1.Acid House:也就是融合了TB-303的Acid聲的House樂。這類曲風剛誕生時,以其極端的Acid聲旋律備受矚目。
2.Deep House:著重於濃厚的靈魂唱腔,又叫作Garage,很有速度感,蠻流行化的.。像M-People就是個好例子。當年M-People的經典Moving On Up真是紅遍舞廳。
3.Hard House:簡單來說,就是節奏較重,較猛的House.
4.Progressive House:這類House沒啥靈魂唱腔,反而比較注重旋律和樂曲編排.有一 點像"演奏類"的House樂,不過這類曲風定義很廣。像SASH!的專輯It's My Life便是很好的Progressive House專輯.英國名DJ Paul Oakenfold自己的廠牌Perfecto也以Progressive House為主.
5.Epic House:就是"史詩"House。Epic House有著優美、流暢的旋律和磅礡的氣勢,很少會有vocal在裡面(幾乎是沒有!)。BT的音樂就是很棒的Epic House,而他也被稱作"Epic House天皇".。其實連Rock也有"Epic Rock"呢,經典搖滾團Pink Floyid的專輯Dark Side Of The Moon甚至在排行榜上待了十年之久。
6.Trible House:帶有非洲原始風貌或是印地安人的鼓奏的House是啥樣? 這就是Trible House。這種House除了有一般House穩定的節奏外,在每拍之間,會加入一些帶有原始風貌,零碎的鼓點, 蠻有趣的。
不過House絕對不是那麼容易就能界定的,不需要硬把曲子做歸類。



舞曲:4/4拍:Techno
Techno即是英文中科技一字Technology的字首。顧名思義,Techno相當有科技感(插個嘴,電子樂本身就很有科技感嘛。)。Techno的層面相當廣,它至少包括了強硬的TR-909電子鼓節拍,和使用電腦或合成器所製造出來的旋律,及許多怪里怪氣的音效。
Techno不像House那般,總是將聽眾的情緒捧得高高的,讓你覺得很happy。相反的,Techno的行進相當內斂,有時甚至冷冰冰的,沒有House那歡愉的氣氛。且Techno的行進很機械化,重複性很大,有時連音符都很少,沒啥旋律,會讓聽者有如置身工廠般,再加上又快又吵的4/4拍節奏,有人稱Techno為〝工業噪音〞。(但過度的重複性,正是常人認為電子樂聽起來很沒趣的原因。)
至於Techno這個字正式被樂評套在音樂上,則是在八○年代末。美國底特律有三位DJ:Derrick May,Kevin Saunderson,Juan Atkin嘗試將如Kraftwerk般的純電子樂,和其他黑人音樂如靈魂樂和Funk做結合(跟House有點像喔。)這類的Techno被稱作Detroit Techno,相較於其他的Techno,聽起來是格外溫暖,但也少不了科技感。直到現在Detroit Techno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。
至於Detroit Techno的根源-Kraftwerk樂團-所影響的就不只是Techno和House了。早在七○年代,Kraftwerk就已嘗試利用電子合成器製作音樂,包括普通樂器所做不出的音效,以及冰冷的電子節拍。科技感中卻帶有一些人性的溫暖,這就是Kraftwerk的特點,也是直接影響Detroit Techno的地方。



舞曲:4/4拍:Trance
當Techno正在底特律萌芽時,美國本土卻沒太多人注意它,反倒是德國的DJ們很愛這種跳舞音樂,且他們走的是又快又猛的路線。後來他們在Techno中加入一些很有催眠感的TB-303聲音,或是些快速的鋼琴彈奏,便漸漸演化成現今的Trance。
Trance的本意即是〝恍惚〞之意,但大多數人喜歡它夢幻的感覺,甚至有人喜歡它邪氣的部份。Trance保留了Techno的律動和能量,更著重於旋律部份,且在Trance中,低音部份佔了相當重的份量,因為bass音很能產生迷幻感。有時也能聽到類似弦樂手法的堆疊旋律,或是跳躍式的音符。總之,你可以很輕易的感受出這類音樂所要營造的氣氛。
在Trance的眾多分支中,最重要的非Goa Trance莫屬,有時它也被稱作Psychedelic Trance。Goa一字來自於印度的某一小島的名字,在那常常舉辦party。Goa Trance有著層層堆疊的TB-303聲音,音符變化之間非常細微,更有著東方色彩。如果你在唱片行看到Goa Trance唱片封面上印著佛像,不用太驚訝。
Trance在舞曲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,其商業化程度也不可小看。目前我看過最受爭議的,大概是德國團體666了。有人認為他們的音樂很炫,但有人認為他們專做了無新意的芭樂歌。不過像666的團還多著呢。



舞曲碎拍
Big Beat是自約1997年左右興起的音樂形態,其基本概念,就是將搖滾樂和電子樂結合起來,即是將演奏取向的搖滾樂,以電子樂方式製作,變成舞曲的形式。(不過外頭也不乏以搖滾樂為主的舞會。)
Big Beat最明顯的特徵,應是它節奏的部份。Big Beat的節拍走Hip-Hop方向,但是被加重、加快很多。又重又碎的拍子,有時比Techno這類4/4拍強力機械式的舞曲更具有爆發力。因此Big Beat不只受舞曲迷歡迎,更受搖滾迷喜愛。
其實早在1990年The Prodigy樂團成立時,他們便有將搖滾和電子結合的概念。但當時他們的音樂電子成份還是很重,其節奏和音色的使用,可能較接近於Techno。直到1995年The Chemical Brothers的專輯Exit Planet Dust推出後,才將搖滾的部份明確化。那時樂評們稱他們的音樂為Brit-Hop。很明顯這個字源自於Hip-Hop,又因為The Chemical Brothers是英國團體,才使用〝Brit〞這個字。(簡化了British,〝英國的〞之意。)
97年The Prodigy的專輯The Fat Of The Land推出之後,大家才見識到搖滾和電子結合的威力。相較於Exit Planet Dust的鬆散,The Fat Of The Land的製作更加成熟,節奏變得更肥厚,音色也接近於工業搖滾,更有爆發力。這張專輯更在英美兩地的流行音樂榜上有非常好的成績,表示大多數的人都很認同這種音樂,此時Big Beat這個字才正式浮現。不過這可能表示,Big Beat是電子樂中〝最不電子的一種〞。 雖說The Prodigy的氣勢好像壓過了The Chemical Brothers,但說他們是都是電子搖滾的代表,絕對不為過。電子和搖滾的結合也花了六、七年才趨於成熟。又由於Big Beat實為搖滾樂建構在電子樂上,因此也有人稱它為〝Techno-Punk〞。



舞曲:碎拍:Jungle/Drum'n'Bass
說起Jungle和Drum'n'Bass,就得先提一下另一種曲風:Hardcore。你可能聽過別人叫它〝硬銳〞。Hardcore被翻譯成硬銳實在很傳神,這類八零年代末的曲風,其對於電子樂,就如龐克(Punk)對於搖滾樂一樣。你可以想像一下他們的相似性:Punk有雜亂堆疊的吉他刷弦(一般稱為Power-Chorus)和瘋狂的鼓打﹔而Hardcore則有極快極快的4/4節拍或是碎拍,且有時因為節拍過快,曲子中的人聲或是旋律還會變得失真,特別是低音部份。(我覺得這類曲子聽久了實在沒啥意思,因為它不過就是~〝快〞而已,且沒什麼深度)
九零年代初期,Hardcore較陰沈的分支:Darkcore,變得比歡愉的分支:Happy Hardcore,更受歡迎。從本質看,Happy Hardcore使用較多的4/4節拍,及鋼琴速彈,其實跟House沒太大差別﹔而Darkcore則採用碎拍,且旋律部份營造出相當的空間感和層次,明顯的比Happy Hardcore更吸引人。Darkcore的興起,就如同幫Jungle鋪路一樣。
Jungle承襲了Hardcore的精神,聽起來很〝硬〞,其碎拍更是迷人,也常出現一些Rap,使Jungle有很重的黑人味(其實早期許多Jungle樂手都是黑人)。基本上,要做出又快又複雜的節拍任何人都會,但如何在複雜且快速的節奏中,讓聽眾了解〝你到底在做什麼〞,就不是件容易事了。 一些Jungle先鋒如Goldie等人,其對於節拍建構的功力真是一等一。
相較於Jungle,約95年左右出現的Drum'n'Bass,則結合了Jazz樂風,柔和了許多。顧名思義,Drum'n'Bass就是著重於鼓聲和低音的表現。鼓聲可能全部採用電子合成,也可能取樣自真實鼓聲。而它的Bass聲則是顯得格外巨大,有時聲音還會擴散開來。但Drum'n'Bass音樂也可能青一色使用鼓聲,然後將大鼓的聲音用效果器〝壓扁〞成Bass聲。這類低音相當有壓迫感,有點撞擊的感覺,耳朵很容易聽出來。但也有樂團有時使用真實的低音大提琴負責低音部份,如英國的4 Hero樂團。
雖說Drum'n'Bass有如Jungle的改良,但它倆其實界線不是非常明確。若是你聽到曲子的節拍又快又複雜,或是很難抓它的節奏感,那可能就是Jungle/Drum'n'Bass了。



:碎拍:Electro
八零年代初出現的Electro,其實沒有風行很久,只有少數幾首代表曲子而已。Electro是饒舌樂的一種,結合了七零年代的Funk,使用當時流行的電子鼓TR-808做為節奏基礎,相當有節奏感,且大量使用合成旋律。後來八零年代中期以〝取樣〞為主的Hip-Hop出現後,漸漸取代了Electro。
但九零年代仍有許多舞曲藝人使用Electro元素,就連Techno也不例外,如英國的Orbital樂團,和Detroit Techno教父Juan Aktins。



舞曲:碎拍:Dub
七零年代就有Dub這玩意了,Dub這個字有〝咚咚敲打〞之意。跟Dub關係最近的樂風應屬雷鬼樂(Reggae),極有節奏感的節拍,加重低音,偶爾出現雅買加式的饒舌,是Raggae最明顯的特徵。
至於最原始的Dub,則是去掉人聲,將拍子和低音加得更重的雷鬼音樂,有時還會加入些回聲的效果,不過現在許多的Dub都沒有雷鬼味了。Dub相當著重低頻部份,不只是Bass音,連鼓聲都會變重。有些DJ在放音樂時,就算不是放雷鬼樂,也會用Dub手法處理音樂,讓音樂變得更有壓迫感。由於Dub有些敲擊樂的意味,若是應用得當,可以營造出濃厚的異國風味。



非舞曲:碎拍:Trip-Hop
Trip-Hop是九零年代一種新型態的Hip-Hop樂。相較於把Hip-Hop變快的Big Beat,Trip-Hop將Hip-Hop變慢(有時很慢很慢),搭配肥厚的Bass音,輕柔、迷幻的音色,跟原本的Hip-Hop比起來,少了一些〝侵略性〞。
既然根源是Hip-Hop,Trip-Hop也會出現一些Rap和唱片取樣。不同的是,Trip-Hop出現的Rap多為相當輕柔的,而其唱片取樣,多取樣自六零、七零年代的老唱片,有時連唱片的雜音都被取樣,成為音樂的一部份。Massive Attack的作品Teardrop對於雜音的運用就相當得當,讓人一點都不覺得雜音是干擾。
Trip這個字的本意,可以指〝吃了迷幻藥後的精神狀態〞,因此黑暗、恐怖、壓迫感等不開朗的形容詞常被用來指稱Trip-Hop,而這也是此類音樂所著重的。若是音樂中出現歌唱,常是女性歌手來唱。 但我覺得男性歌手更能表現這些特質。Trip-Hop中常出現真實樂器演奏,而非合成音色。其音樂形態相當適合以〝樂團〞方式呈現,特別是在現場表演時,畢竟它不是舞曲走向。
最常被拿來比較的Trp-Hop藝人, 大概就是Massive Attack、Portishead和Tricky。他們不但將Trip-Hop發揚光大,更影響其他的藝人。不過屬起來最重要的應該是Massive Attack,因為Portishead和Tricky早年都曾和Massive Attack參與製作。



非舞曲:無固定節拍:Ambient/Chill Out
Ambient是七零年代由Brian Eno所提出的音樂理論。Eno先生在提出這套音樂理論之前,是某搖滾樂團的鍵盤手。七五年的某天,他發生車禍,腿斷了,躺在醫院裡頭。離他的病床不遠有一台破舊的唱機。唱機已經很爛了,那天又下著雨,傳到耳裡的音樂變得模糊不清,音符和音符之間難以區分。昏頭昏腦聽著,Eno發現和雨聲合而為一的音樂變得格外特別。音樂似乎是繚繞在身旁,你能感覺出它的〝氣氛〞所在。音樂好像變化不大,但實際上它是不斷變化著,只是很細微罷了,要長時間才聽得出來。矇矇矓矓的音樂演顯得很有空間感。Ambient的〝環境〞之義(或是情境)就是這些特色的代表。Eno出院後,即以這些概念著手製作音樂,也產生了Ambient的原型代表專輯Ambient 1: Music for Airports。
Ambient音樂可以讓人感受不到的存在,有點類似〝背景音樂〞。有時音樂播玩時,你會驚訝地說〝怎麼已經放完了?〞。長時間細微的變化,是Ambient最明顯的特徵,深度的空間感和層次感則是Ambient所營造的,有時一首Ambient曲子長達十幾分鐘不足為奇。既然是環境音樂,Ambient中常出現身活周遭各種聲音的取樣。取樣人聲和其他音樂已經不怎麼新鮮了,Ambient更可能出現飛機聲、電話聲、水流聲、收音機中混著雜訊的音樂…你想得到的都可能出現。
但Ambient的概念是Brian Eno最先想到的嗎?這就不是了。活躍於五零、六零年代,對於現代樂和實驗樂有極大影響力的音樂家John Cage早有這種概念,只是他沒把它叫Ambient罷了。John Cage相當有名的作品:4'33"即表現了這個概念。John Cage請和他長期合作的鋼琴手David Tudor〝表演〞這首〝曲子〞。他請David Tudor帶一個時鐘上舞台,然後坐在鋼琴前盯著時鐘看,但是啥也不彈奏,等到四分三十三秒過後再下台。如此的舉動,自然引起台下聽眾不安的氣氛,聽眾們開始發出許多雜亂的聲音,包括交頭接耳,坐立不安,等等窸窣聲。John Cage就是要大家感受這種〝身歷其境〞的感覺,和環境中的各種聲音。此舉堪稱樂壇創舉。
Chill Out又是什麼?在舞廳中常有一個小區域,放一些輕鬆的音樂讓狂歡後的舞客們靜一靜,經常是放Ambient音樂。但Chill Out只是個統稱而已,因為也可能放其他的輕音樂也說不定。Chill Out即有〝冷卻〞的意思。


非舞曲:節拍不定:Minimalism Minimalism有〝極簡派〞之稱,或稱為〝極限樂風〞,基本上它不是個電子樂的原生風格,而是現代樂(在此是指contemporary classical,你可以當它是現代的古典樂)的曲式,且能在許多實驗音樂或是New Age音樂中聽到,如在Ambient風格所提到的音樂家John Cage就是一例。
極簡樂風有著破碎、短暫且不斷重複的旋律,和長時間的旋律變化,充滿著特別的律動,有著很〝冷調〞的風格。如此的樂風對於Ambient有著直接的影響。
但Minimalism不只對於Ambient有影響,同樣的手法在Techno或是Trance中也會出現,如美國的Jeff Mills就常做Minimalism極重的Techno。



其他實驗樂
既然是實驗樂,那也沒辦法下定義到底怎麼樣的音樂才叫實驗樂。當音樂家不循〝正道〞製作音樂時,或許可稱實驗樂。包括奇怪的聲音、不規律的節奏、刻意降低的錄音品質和效果器的運用都可能成為實驗元素。
實驗樂可能是艱澀且難以消化的,但有它絕對的原創性。一首曲子一個人覺得難聽,但到了另一人耳裡可能感受又不同了。這種情況在平常音樂中就很普遍了,在實驗樂中更是明顯。所以到底什麼才是實驗樂,就留給各位自己評斷了
長知識了,謝謝分享
清風不識字
清風不識字
返回列表